市人大代表、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钟志强表示,广州在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坚持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这非常鼓舞广州实体企业家,让大家对于未来的投入和发展更加坚定信心。
钟志强建议,广州市要逐步完善“链长+链主制”,通过“链主”企业(单位)抓产业链,进而推动产业集群发展的“企链群”传导机制,充分的发挥“链主”企业在稳定产业链、优化供应链、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集群培育等方面的引领带动作用,切实提升重点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为培育发展战略性产业集群、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打造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提供坚实支撑。“‘链主’企业应承担以下三点:协助绘制产业链图谱,梳理产业链供应链长板短板;牵头组织并且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化产业链上下游协作,带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同时,政府也需要为‘链主’提供政策扶持、要素保障和精准服务。”
钟志强表示,近年来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持续成长,特别是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作为全国首个“中小企业能办大事”创新示范区,建议广州立足广州开发区民营经济强、产业集群优势突出的条件,全力做大做强非公有制企业。“建议广州市政府进一步鼓励和促进工业总部企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给予规模增长、设备投资、高品质人才、产业链招商等方面的政策和资金扶持。”
市人大代表、广州民营科技园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洪芹华建议,广州应逐步推动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的回收与利用。洪芹华表示,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作为其中核心部件之一的动力蓄电池的回收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到处乱丢或处置不当很容易引发安全事故,也会造成镍钴等资源的浪费。做好动力蓄电池的回收,对于保护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障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具备极其重大的意义。”
洪芹华建议,首先要落实生产企业的主体责任,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回收利用体系。联合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废旧汽车拆解公司、动力电池的回收与利用企业,推动建设广州市动力蓄电池回收试点与示范中心。其次,打造动力蓄电池的梯次利用示范基地。让优质的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企业发挥作用,共同研发梯次利用关键技术。同时加快健全和完善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的数字网络,强化电池全生命周期的溯源管理。第三,加大资金的支持力度,推动建设示范项目。支持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企业与物流、餐饮平台,电网等企业合作,将动力蓄电池的梯次利用应用于基站备电、储能或者是智慧灯杆等领域,建设一批具有全省示范引领作用的项目。
市人大代表、广州大剧院副总经理梁丽珍表示,自2020年疫情发生以来,消费受到了较大影响。她建议,恢复居民消费信心和扩大居民消费,应落实到具体措施上,要从信心、消费结构和场景方面入手。
“首先是提升消费信心。”梁丽珍建议,发改委、财政、统计、税务等有关部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研究并出台针对影剧院、餐饮、旅游等受疫情严重影响的行业的扶持政策,尤其是出台对小微企业的纾困政策,推动这一些行业尽快复苏;二是抓好大学毕业生、因疫情失业人员、来穗务工人员、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人群的就业问题,同时也要引导和调整产业体系,研究解决结构性就业难题。三是稳住物价,尤其是基本生活用品的物价,重拳打击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等行为。四是扎实做好医疗、教育、养老等民生基本保障,兜牢居民基本民生底线。
梁丽珍还提出逐步优化或取消部分限制大宗消费政策的建议。她说:“加快推进房地产等大宗消费品由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从广州真实的情况出发,完善房地产政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对于首套房应该给出足够的诚意,促进住房消费健康发展。”
梁丽珍还提到,应充分创造消费场景。她建议从三个方面入手创造新的消费场景:一是全力发展夜间经济。广州要主动打造一些珠江夜游系列、文旅融合秀场以及剧场观演系列的夜间消费品牌活动,通过政府主导、品牌带动的方式重新拉动夜间消费。二是打造全市范围的购物节、美食节、促销季等消费文化活动。三是科学精准发放消费券。有明确的目的性地对餐饮、演艺、旅游等受疫情影响严重的行业,和汽车、珠宝、服装、家电等非生活必需品行业发放消费券,引导商家开展形式各异、类型多样的促销活动,以点带面带动全市的消费热情,优化消费结构。
市人大代表、广东栩圣茶叶有限公司总经理林欣建议,要多措并举刺激对餐饮、购物、旅游等受疫情冲击行业的消费需求,重新点燃羊城烟火气。
林欣建议,抓好稳经济促消费系列政策的落实。“此前广州积极做出响应政策,向市民发放消费券,同时办好广州国际时尚产业大会和粤港澳大湾区全球招商大会。”她表示,可以举办如国际美食节、文旅节以及一些垂直行业的高规格论坛和活动。
林欣说,加大力度发展新业态新模式,快速推进直播电商、社交电商等平台有序畅通发展,拓展数字生活服务,充分运用网络技术匹配人们的在线消费习惯等,创造更多、更好、更新的消费场景。林欣表示,目前线上销售经营中仍有一些不规范的现象。“针对规矩意识淡薄和职责边界模糊、违法成本较低的经营问题,要强化市场主体的责任,进一步做好监管,做好广州样板。”
林欣还提议,逐步优化营商环境,护航广州经济社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首先要完善优化营商环境的工作机制,推动营商环境进一步法制化、规范化。”林欣希望能结合广州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特点,逐步推动建立更精准的服务机制,有关部门要多走进市场、走进商会、走进企业,通过一对一和和面对面的方式开展个性化全流程的服务。
市人大代表、广州小桥人家生态休闲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小丽表示,互联网时代,随着电子商务的深入发展以及农村里的生活水平的逐步的提升,再加上农村地区消费基础环境持续改善,村民消费逐步从线下走向线上,农村物流的作用和重要性日益凸显。
吴小丽介绍,目前仍有少数的农村没有实现快递进村。同时,农村地区人口居住分散、村落间物理距离大,导致快递末端服务网点覆盖面不足。“譬如从化北部山区吕田镇,这里大部分是山区,部分山村收发快递只能依靠每天四趟公交车。同时,当地冷藏的设备不完善导致生鲜农产品在配送过程中损失率达到25%至30%,直接造成村民的损失。”为此,吴小丽建议加强农产品冷链快递物流设施的建设,畅通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冷链物流的渠道。同时,吴小丽表示,有关部门加强地方乡村振兴专项资金的倾斜,其他社会资本合作建设保鲜低温分拣以及冷仓仓库等。
针对交通运输不畅的问题,吴小丽建议物流公司利用交通车辆进村每日往返的便利条件,降低配送成本。同时,通过与底层的资源协助加快建设农村服务站点。吴小丽表示:“与村级淘宝店、供销社、小卖部等达成协议,建设村级的物流基地、综合服务站,逐步提升农村快递网点的网络密度与服务深度。”
吴小丽还表示,希望政府拿出一定资金向一到两家的快递公司进行村级快递服务开采的招标,明确快递公司延伸服务的半径并推进各大快递公司村级以下的网点同仓同配,以此对快递公司的成本亏损进行弥补。同时在快递的末端形成集约化的收件与配送的网点,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服务定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