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亡羊补牢还是未雨绸缪,这样的“逆场”思辨,或许真能让越来越立足于场景的各行各业,在各种风吹浪打中,立于不败。
有人乐观地预计在疫情结束后,会迎来一次报复性的消费;但更多的人则在观望,哪部电影敢于在春节档取消后,做第一个负责观潮的螃蟹呢?
但这其实都不是最重要的。真正该反思的或许是——过去我们总在强调的那些消费场景,为何如此不堪一击。
电影院遭遇疫情封杀,已经不是第一回了。2003年的非典期间,北京的电影院也曾经关闭了2个月。但彼时电影院线本就是一片惨淡,影院关门自然也就没太多人在意了。而17年后,电影院已经变成了线下最耀眼的消费场景之一。
仅以春节档为例,十年来都是以高歌猛进的姿态前行。从2010年至今,十年间电影春节档票房从3.4亿元增长到59.1亿元,增长了超15倍。自2018年开始,春节档票房进入50亿元大关。假如没有疫情,多位业内人士曾预测,2020年春节档票房有望突破70亿元大关。
然而,如此硬核的场景,在凶猛的疫情面前,不堪一击。到3月初,全国影院依然关门闭户,而不可回避的成本压力和库存,却只可以通过一些另类的方式来略微减压。“可不可以让影院去做外卖?”这句看起来像笑话一样的建议,却在不少影院处得到了响应,饿了么、美团等外卖平台成为了帮助影院清理即将到期的食品库存的一个助力。
截至3月4日,万达影城、太平洋影城、博纳影城等全国上千家影城已与阿里影业达成合作意向,通过阿里影业和饿了么的联动,搭建线上卖品外送服务渠道。但这依然是杯水车薪,硬核的消费场景不能重开,对于影院来说依然没办法恢复主业营收。
根据往年票房估算,2020年一季度全国票房损失预计总额高达200亿左右,约占全年总票房的三分之一。全国范围内的电影院从春节起均全部暂停营业,至今未能恢复营业。
与影院类似、被疫情冲击的所谓硬核场景还有不少,如在2019年成衰落之势的共享经济逆袭代表——共享充电宝,在线下没有流量(人流)状态下,也就失去了活力。
当然,上述一切都是硬核场景们遭遇的暂时性问题,可问题就在于如果硬核场景如此脆弱,一旦条件发生明显的变化就从火热进入寒冬,那如何防患于未然将成为未来打造消费场景时,必须要解决的一大课题。
事实上,这类场景“画风突变”的情况,并非只有疫情一种状态,只不过疫情作为一种极端外部条件的改变,容易形成一种激烈的触感罢了。如一直霸占着社交流量的腾讯,就曾被陌生人社交场景逐步撬走了一部分时长,又在疫情之中被云办公猛地拉走了一批职场社交的流量……
至于瑞幸咖啡成功地将走气质路线的咖啡馆场景(以星巴克为代表),变成类似街头奶茶店+外卖的另类画风。尽管气质咖啡依然故我,但咖啡消费场景却已经落入凡间。
最早开启春节档求生姿势的,是以“囧”著称的徐峥。截至1月27日零时,电影《囧妈》在头条系四平台(抖音、西瓜视频、今日头条、抖音火山版)及智能电视鲜时光三天总播放量超过6亿,总观看人次1.8亿。
据统计,国产电影票房排名靠前五的影片在平台上播放超过6亿次的仅有《战狼2》一部,为7.3亿次。尽管非议不断,尽管这样的数据对比本身有不对称性(免费VS付费),至少徐峥为自己的贺岁片求生,开始寻找新的场景,并且效果不错。
当然,影院由于厚重的线下资产,完全无可能学习电影这般去求生。但“逆袭场景”的《囧妈》也如同进了瓷器店的大象一样,对之前很硬核的另一场景形成了压力——在网上首映的网络大电影。
《囧妈》带来的电影消费新姿势很明确,并带有导向性。过去只是影视剧出现了网剧模式,且制作精良;而网络大电影则大多走三俗且低质的路线。这次《囧妈》跨界打劫,尽管免费,却可能开启更多网络长视频的发展形态。
徐峥未来或许将在院线们的讨伐中,成为网络大电影精品化的先驱,尽管非他所愿,却未尝不可。毕竟,这将是被载入电影史的一段内容,或许是一句话,或许是一个章节。
至少,对于观影效果不太苛刻的合家欢电影,其未来可以再一次进行选择的首映场景,就有了线上线下两种途径,抗风险能力也同样有了提升。
悦管家的创始人李尉说道:“未来消毒类的服务需求或会直线上扬,从偏日化的保洁过渡到偏专业的保洁,我们已做好了准备,这可能是疫情后三年内家政行业的最大机遇点”。
对于影院来说,或许过去小众、特色化的场景也有了机会,比如汽车影院,抑或一直都在灰色地带的私人影吧也将成为院线的一个深度合作者,又或者影院会针对更多也许会出现的极端状态,先期拿出有效解决方案,类似影院必备的“消防通道”那般。
类似这样寻找另类求生途径而挖掘出新场景可能的行业,还有许多。同样被疫情影响而无法到家服务的家政行业,也在做类似的事。
有报道称,今年受疫情影响,“悦管家”面向家庭的订单损失超过80%。为此,该平台选择转型为商户消毒、订餐。换言之,从过去的toC业务,转向toB业务来开启场景。而未来,家政行业或许会有更多toB业务的场景拓展,来确保自己在任何极端条件下,都有稳定的收入来源。
“逆场”二字或许能够表达更多的意思。可以是逆境场景,即放大自己原有的某项业务场景,尽管相对于主要经营业务中仅仅是细枝末节。类似电影院通过外卖销售花生米,可以算在此列,但被动且效果一般。
面向高端家政的唐顿世家,或许在逆境场景上的执行力上更加可圈可点。其在疫情发生后,就联合各地家政公司及培训学校,建立了数十个500人以上的学习群,并顺利上线高级家政师、高级育婴师两大线上“云”课程。按照其设计,如此一来,既可以盘活部分闲置资源,也可以为之后家政从业者高效返岗多打一些技能基础。
还可以是逆袭场景,即类似跨界打劫,主动降维进入到其他相关行业之中。无论有没有极端的外部条件变更,都可以在日常状态下不断探索。
如徐峥和《囧妈》的模式,实际上并不算新鲜。早年间央视电影频道主打的电视电影、在线视频的网大电影都有类似模块,只不过质量偏低、编剧较次,尤其是网大的三俗模式,才给了《囧妈》这种质量中等的院线级影片机会。
据中信建投此前发布的研报称,疫情估计给海底捞2020年的营收带来损失约50.4亿元,这一个数字是2019年海底捞年营收的18.98%,而归母净利润损失约为5.8亿元。4月10月,海底捞就近期涨价发表《道歉信》,决定自即日起,所有门店的菜品价格恢复到2020年1月26日门店停业前的标准;海底捞各地门店推出的自提业务,目前提供69折或79折不等的折扣。
此处,还能够正常的看到更多的逆袭场景的可能。如早前一直打不开突破口的生鲜快递柜,就有了在未来更大范围的成为现有常规储物形态快递柜中标准模块而非选配的可能性。
此外被疫情影响的较为猛烈的火锅业,如海底捞在没办法实现堂食的服务特色体验,又很难在外卖上有效切入、只能用生鲜电商介入的状态下,其自带企业文化的加热即食的半成品方便饭菜,或许将在未来成为各种家庭年夜饭的一种场景选择。顺便,这种思维还能用来打开外卖版私人定制市场。
更可能是逆行场景,即通过极端情况来孵化本来隐约可见的客户的真实需求,进而提升成为一种硬核消费场景。
颇为典型的就是在家上课的“云学习”模式成为风口后,一直被互联网压抑的有线电视,也发现了自己在每个家庭客厅里的大屏优势:不是每一户人家都有平板电脑,不是每个孩子都能有一台手机、不是每个地方都有信号,但每个家庭一般都有电视。于是,有线电视版的直播网课,就成为了其逆行夺回市场和收视率的一种手段……
或许,不管是亡羊补牢还是未雨绸缪,这样的“逆场”思辨,或真能让越来越立足于场景的各行各业,在各种风吹浪打中,立于不败。
前香港《文汇报》驻湖南记者, IT产业时评人,曾在《互联网周刊》、人民网开设专栏,并在国内数十家知名媒体上发表了千余篇互联网产业观察和时评。 出版有《实战网络在线营销》《价值百万的网络在线营销》《凌博微步》《推手凶猛》和《榜样魔兽》等著作。